作者:湖北成龍威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2-12-28
上汽通用五菱:十載耕耘收獲融合創新
位于廣西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(SGMW),正在用實際行動記錄著**汽車市場十年來的滄桑巨變。
這家企業連續四年率先挺進百萬輛俱樂部,其旗下產品累計保有量超過770萬輛,其中市場保有量超過380萬輛的“五菱之光”一度被美國《福布斯》雜志譽為“地球上**重要的一款車”。下個月,這個國內**家以制造微車起家的合資企業,將迎來合資公司掛牌的十周年紀念日。而在此之前,海內外一系列頻傳的捷報,已經將公司內部的這種喜慶氛圍推向高潮。在風云變幻的國內車市浪潮中,以“低成本、高價值”模式運作的上汽通用五菱,無疑是名出色的弄潮兒。
對于過去的上汽通用五菱而言,進步是一點一滴的,但今天的收獲卻是豐碩的,而在收獲背后則是合資公司成立十年厚積薄發、融合創新的結果。
從年初的“**科技進步獎二等獎”的殊榮,到全新乘用品牌“寶駿”得到市場認可;從今年逆勢狂飆拿下微車“半壁江山”的市場份額,到9月連續四年率先“撞線”產銷100萬輛;從7月埃及下線**輛N300(五菱榮光,掛標雪佛蘭在當地出售),到本月青島發動機項目二期擴產……
今年11月18日的合資公司掛牌紀念日,規劃年產40萬輛的柳東乘用車寶駿基地將正式投產,這意味著上汽通用五菱將率先成為國內**家具備200萬輛產能的汽車企業。下一步,上汽通用五菱將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——秉承融合創新的理念,依托三方股東優勢資源,拓展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。
三個股東一臺戲
很難想象,如果沒有十年前在上汽撮合下與通用的合資,今天的柳州五菱會是什么樣子?雖然歷史容不得假設,但從合資公司牌十年來狂飆突進的發展速度不難讀出,十年前三方股東的歷史性抉擇無疑是正確且極有遠見的,而來自上汽、通用和五菱三方股東的精誠合作,才是成就今天合資公司快速發展的原動力。
將時間的車輪倒退回十年前,彼時的**汽車市場剛起步不久,和剛剛獲得“鼓舞”的乘用車市場一樣,微車市場的體量和競爭仍處于早期的“萌芽”狀態。對于即將井噴的**車市,跨國公司都翹**以待并爭相加快在**區域的布局。彼時,通用正籌劃在南方設立生產基地。
從1999年開始通用就在**南方物色合適的機會。不過,通用一開始瞄上的并非地處廣西柳州的五菱,而是亟待收拾殘局的“廣州標致”。隨著本田落戶廣州并且全盤承接“廣州標致”工廠和債務后,通用試圖借接盤“廣州標致”布局華南的算盤**終落空。三年后,在合資伙伴上汽的“撮合”下,通用**終以入股形式加入上汽控股的柳州五菱。
實際上,在與通用合資過程中,還有個小插曲。那就是按照**政策規定,一般外資企業在國內不能發展超過兩個整車合資伙伴。而在入股五菱之前,通用已經和上汽組建了上海通用,并且在沈陽還布局了金杯通用。這樣一來,通用要組建第三家整車合資公司的計劃,必然在審批時沒有辦法獲得通過。
在緊要關頭,合資伙伴上汽用妙計化解了通用的難題——先通過異地重組由上汽控股柳州五菱(收購后者50.1%股權),然后再引進通用資本,**終的結果就是,新組建的合資公司由上汽、通用和五菱三方持股,本質上則屬于通用與上汽兩大股東主導的合資項目,完全可以納入上海通用的整體框架下。
2002年11月18日,上汽通用五菱正式掛牌成立,新合資公司的掛牌開創了“中中外”合資模式的先河。上汽通用五菱因此也成為國內**家以主打微車產品起家的整車合資企業。“合資重在資源發現,超越重在資源整合與集成”,這句話為上汽通用五菱的發展定下基調。
這種合資合作一開始就被看好。其中,控股股東上汽集團作為國內**的大型汽車集團,擁有顯著的規模優勢與合資合作經驗,而通用汽車在資金、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實力毋庸置疑,再結合五菱原有的成本觀念和微車市場積淀,三者優勢互補、轉化為上汽通用五菱的體系能力和核心競爭力。
實踐證明,合資徹底扭轉了柳州五菱原來“地方國企”的命運,也開啟了五菱品牌微車趕超競爭對手、**終實現后來居上這場好戲的大幕。
柳州五菱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柳州動力機械廠。在三方合資之前,年銷量不足15萬輛的柳州五菱,只是國內排名第四的微車企業,前“三大”依次是長安、哈飛和昌河。由于多年的國企發展的歷史**問題,柳州五菱經營狀況不容樂觀,機構臃腫人員龐雜不說,很多時候貨發出去卻回不了款,應收賬款比全年銷售額還要多。“實際上,從1999年我們開始談合資,應該說融資之前先融智,自己先要改造好,來迎接這個改變。我們五菱當時部門有三四十個,總監減掉了2/3,很多干部都下崗了,很多處室都減掉了。”從合資項目籌劃之初就擔任廠長的沈陽,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起當年改革的艱辛。
在對微車行業和用戶需求深入研究之后,上汽通用五菱提出了“低成本,高價值”制造模式,并將之上升為企業理念:一方面,所有部門都嚴格遵循SGMW-GMS的運營要素,積極地從各個環節消除浪費,降低成本;同時,上汽通用五菱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,“傾聽客戶聲音、集成內外資源、持續改進質量、超越客戶期望”,打造品質過硬的產品。
自主創新成就微車冠**
合資成功,在上汽通用五菱身上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。
由于股東方資源的傾斜,加上更加適應市場的機制,合資公司在組建后推出了一系列**產品,并**終實現行業內的后來居上。尤其是在今年車市整體增速放緩的環境下,上汽通用五菱較上一年提前一個月撞線百萬,并連續四年率先挺進“百萬俱樂部”,繼續穩固占據**汽車市場**陣營。
公開數據顯示,從合資前的2002年到2011年,上汽通用五菱產銷量從14.6萬臺增**130萬臺,銷售收入則從37.7億元上升到460億元。截**今年目前微型商用車市場占有率超過50%,連續六年國內微車市場**。
而來自廣西柳州市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,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加上五菱集團總收入超過580億元**,與合資前的年銷售收入48.4億元相比增長了12倍,**倍增,相當于再造了12個當時的五菱。從合資前的2001年到2011年,上汽通用五菱的稅收則從2.8億元翻著跟頭飆升到34.18億元,效益**倍增的SGMW成為**汽車產業的中堅,并帶動廣西汽車工業飛速發展。
截**今年9月中旬,五菱品牌微車在國內銷量已突破108萬輛,市場占有率則逆勢擴大到50%以上。有人講,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,歸功于合資的臨門一腳,但公司總經理沈陽卻認為,合資只是給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大平臺和更豐富的資源,而能否將資源優勢轉化成市場優勢,關鍵在于企業對自主創新原則的堅守。
“合資之前,雖然我們一直在進行自主研發,也積累了經驗,但技術水平比較低。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,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**總經理練朝春曾透露,對于合資公司主導的自主研發能否獲得市場認可,其實一開始包括上汽和通用在內的大股東都心存疑慮。
直到“五菱之光”、“五菱榮光”和“五菱宏光”等一系列暢銷產品的面世,通用和上汽才徹底打消了這種顧慮。其中自主研發的“五菱之光”平臺系列產品,先后獲得**科學技術進步一、二等獎,上市10年暢銷不衰,市場保有量已達380萬輛,2011年入選《福布斯》全球**暢銷車型前**,《福布斯》稱其為“地球上**重要的一款車”。
在公司內部,沈總就一直強調,五菱之光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市場成績,在合資平臺上的技術創新、產品創新以及品質創新功不可沒。
隨后,上汽通用五菱的研發團隊從**國情出發,通過對用戶需求的充分了解,認識到空間依然是未來**微車用戶的主要需求,**度提出了“大微客”的概念,并在2008年推出了空間等方面全面升級的新平臺車型“五菱榮光”。又在2010年針對用戶升級換代的需求,推出了全新概念的產品“五菱宏光”。
其中開創“大微客”時代的“五菱榮光”自2008年一問世,便成為“國內增速**快的單一車型”。目前,五菱榮光全系車型累計銷售超過120萬輛,成功晉升為五菱旗下的又一個“**車型平臺”。另一位新晉成員五菱宏光,以其宜家宜商的準確產品定位,上市不到兩年就創下了月銷3萬臺的佳績。
“我們這個公司本身的特點就是自主性很強。記得我們五菱50年慶的主題就是‘自強50年’,這是我親自定的主題,即使合資以后我們也還是自主為主,當然,股東方的很多資源是集成,為我所用的。”三方合資后,上汽通用五菱成功開創了“合資留品牌,自主研發創新”的**實踐,加強產品研發和品牌培育與推廣,五菱品牌不斷發展壯大,逐步成長為**商用車市場**價值的品牌。談起這十年在微車市場收獲的經驗,沈陽更喜歡用“四個實現”和“一個堅持”來概括。“四個實現”是指:實現了對**資源的集成;實現了對三方人才的大融合;實現了對技術和管理的創新;實現了資本運營的跨越。“一個堅持”是指堅持以我為主,走自主研發、自主品牌的道路。
正是對融合與創新的堅守,造就了上汽通用五菱與其他合資企業的差異:“五菱”品牌具有自主性,且以中方人員為主導,并始終把本地化研發能力和**本地化品牌放在重要地位。從五菱之光到今天的五菱宏光,上汽通用五菱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,國內**并且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微車發展道路。
將技術和**賣到海外
“只有技術自主,才不會受制于人。”練朝春認為,上汽通用五菱多次獲得**科技進步獎,不僅是對他們技術能力和合作模式的認可,同時也讓他們更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。“要將**汽車工業做強,一定要有自己核心的東西。自主研發這條路很長,但一定要走下去。”
而在全新乘用車品牌“寶駿”打造和上汽通用五菱的國際化“試水”上,則更加堅定了合資企業應該繼續走本地化研發道路的信心。
兩年前,上汽通用五菱發布了全新的自主乘用車品牌“寶駿”,并在通用提供的成熟中級車平臺基礎上,打造了“寶駿”品牌**款新車“寶駿630”。寶駿的推出,意味著上汽通用五菱開始依托股東方的資源,以及合資公司自身集成創新的能力,開啟“乘商并舉”的新時代。
“不論是‘五菱’還是‘寶駿’,都是我們自主創新研發的成果,是‘自主’品牌。寶駿用的是外資汽車的資源,走的是自強不息、完全本土化的開發流程和運營模式。”沈陽不愿外界將“寶駿”定位為“合資自主”品牌,不過他同樣不否認,“寶駿”的開發同樣離不開通用在技術上的支撐。沈陽強調,“寶駿”屬于“有**知識產權的聯合開發”。
自去年下半年投放市場以來,“寶駿630”在前三個月共銷售2.1萬輛,今年截**目前的累計銷量則達到了52458輛,月均銷售5000輛以上的業績,對于一款全新品牌全新產品的中級車而言,無疑是振奮人心的。按照計劃,在未來的幾年內,“寶駿”將每年推出一款新車型,除了轎車產品,“寶駿”還計劃研發SUV、MPV和其他乘用產品的衍生車型。
除了在“以我為主,集成各方優勢資源”的模式下主導開發“寶駿”品牌乘用車產品,嘗到自主研發甜頭的上汽通用五菱,還充分借助微車產品在國內市場的成功,大膽“試水”印度和埃及等新興**的海外市場。與其他本土企業僅僅是出口產品不同,這種“試水”還包括技術和**的輸出。
去年11月17日,通用汽車埃及公司在柳州與上汽通用五菱共同簽署了技術轉讓協議(TLA)和工程服務協議(ESA),這也是上汽通用五菱歷史上**份技術轉讓合同,以及**份工程服務合同。這標志著SGMW與通用埃及合作的海外汽車CKD項目在啟動一年后取得實質性進展,上汽通用五菱知識產權費將由“繳”到“收”,實現**有價值的知識產權輸出。
今年7月10日,N300(五菱榮光) 在通用埃及工廠量產,正式進**埃及市場,標志著上汽通用五菱與通用埃及合作的海外CKD項目再次取得實質性進展。這一次埃及N300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,進一步深化了上汽通用五菱“知識與產品輸出、人力資本與團隊輸出和業務運營與**實踐輸出”的國際化戰略。在印度、埃及市場耕耘的兩年,上汽通用五菱積累了大量海外發展經驗,掌握了**手的國外市場情況,在提升產品的海外適應性、提升國際化生產管理能力、提升管理團隊的跨國管理能力、探索**汽車企業海外發展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和足夠的底氣。
接下來,上汽通用五菱將通過N300系列產品立足埃及,并尋求機會覆蓋北非及大阿拉伯自由貿易區市場,同時瞄準發展**家廣闊的新興市場,加大對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投入,海外團隊將承擔開拓東南亞等新市場的重要任務,逐步提升上汽通用五菱的出口份額,擴大銷量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,拓展全新的海外業務模式。
“在海外市場中,我們除了收取相關知識產權費用,并且對于組裝的生產線、零部件以及人員輸出都會收取相應的費用。對國內汽車合資公司來說,是一次全新的突破。”對于合資公司拓展海外市場的前景,沈陽充滿信心,“如果進展順利,每年光從海外市場收取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和服務費,就有好幾個億。”
除了印度和埃及這兩大**海外市場,目前,上汽通用五菱已經開拓了包括中南美洲、非洲、中東、東南亞等近40個**和地區的海外業務市場;在**微車出口企業中,上汽通用五菱已經占到全國微車年度出口總量10%的份額。按照公司規劃,到2015年海外出口數量將占據全部產量的10%。未來,上汽通用五菱將由以前的技術和車型國外引進,變成技術、車型及人才向外輸出,還會有貿易的模式、散件出口的模式等,充分發揮股東方渠道優勢,不斷全面發展海外事業。
服務熱線
手機網站
微信公眾號